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國立臺灣大學化學系

研究亮點

促進分子導電性的雙金屬電極--以單一分子作為電子元件的IC新開局

  • 論文全文:Tuning surface d bands with bimetallic electrodes to facilitate electron transport across molecular junctions
  • 於2021年1月28日發表於《Nature Materials》: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63-020-00876-2
  • 作者名單:Mong-Wen Gu, Hao Howard Peng, I-Wen Peter Chen,* and Chun-hsien Chen*

敲敲你的手機,試著想想:與你朝夕相處的這位夥伴「內在世界」是怎麼運作的?科學期刊《自然-材料科學》於2021年5月刊印了一則分子電子學領域的研究論文,本系博班生古孟文、彭晧及陳俊顯教授與臺東大學應用科學系陳以文教授的研究團隊通過實驗證明:應用了混合金屬的新種類電極架構,有效增強電極表面與分子之間的作用力,更進一步提升導電值,為電子元件帶來更高的傳輸效率。

分子電子學是將電子學縮小至分子尺度,結合對分子結構熟悉的化學領域與電子學相關的物理、電機工程等領域,探討與設計以單一分子運作機制的一門學科。馬克・拉特納(Mark A. Ratner)於1974年首創此概念,因此被尊稱為分子電子學之父。

現代人的生活和3C產品密不可分,電子元件的生產更是台灣引以為傲的實力產業之一,在大大小小的電子元件中,不同材料的異質接面,它們的能帶如何相接,決定了電子傳遞的行為。想像身邊日常的電子裝置,例如現在正拿來閱讀這篇文章的電腦或是手機,若它們的內部是個微型世界,那麽其中的電子元件便是一個個城市,這些城市以不同特性的塊材細分為類似住、商等不同功能組成,而導電則是穿梭於「電子元件城」的交通。由於化學分子的可預測性和可合成性,我們可以優化它們的特質及電性的綜合表現,進而找出最優質的「交通方案」。像是如何最佳化交界點、降低電子傳輸的瓶頸,這些正是研究人員力求突破的關鍵課題。分子電子學旨將「單一分子或分子叢簇」稼接在塊材電極上,也就是把社區住宅和商業大樓再詳細編排得一戶、一間都能夠摸清楚的狀況。一戶、一間,就是分子電子學的組成單元「分子」。

電極-分子接點的導電性與金屬-分子之間耦合作用的強度相關,而這個耦合作用可藉由調控電極的表面電子結構加以強化。在分子電子學,「金」是電極材料的首選,而此次研究團隊利用低電位沈積法(underpotential deposition, UPD)製作單一原子層的雙金屬電極系統,並以原子力顯微術(atomic force microscope-based break junction, AFM BJ)量測單分子導電值,在取得數據後建立理論模型。研究發現在金電極表面鍍上一層只有一個原子厚度的銀或銅,能有效調節電極能帶結構和導電率:鍍銀後,電極-分子的斷鍵力增強了30%至80%,單分子的導電值也提升為金電極的40至60倍。

以往在這個領域多採用純金或是純鉑這類化學性質穩定的單一元素作為電極,本次研究證實了雙金屬的電極設計是有效的應用策略,並為此領域提供新的研究方向,未來將可優化各類雙金屬組合,使電極材料多元化。屆時微型世界的交通改革將出現在你掌上的這台小方盒中。

本研究由科技部卓越領航、特約研究計畫以及教育部高教深耕計畫補助。本文由科學推展中心特約編輯Stella Y.T. Sun編譯。

Art editor Img

以雙金屬電極增強單分子導電值的機制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