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國立臺灣大學化學系

系所介紹

國立臺灣大學之前身為日治時期之「臺北帝國大學」,創立於西元1928年(日本昭和三年、民國十七年)。初創時期理農學部的十個講座中,理論及無機化學、有機化學及物理學三個講座隸屬於化學科,1937年增設無機及分析化學講座。理農學部於1943年劃分為理學部及農學部,而化學科隸屬理學部之下。1945年再增設第二有機化學講座;同年(民國三十四年)台灣光復,臺北帝國大學更名為「國立臺灣大學」,理學部化學科也改制成為理學院化學系。自創立後十七年間,化學科每年招收學生五名;共計畢業學士七十二名,及理學博士三名。

民國四十五年,成立化學研究所,並開始招收碩士班研究生;民國五十五年再增設博士班。民國五十四年,在國家長期發展科學委員會(後改制為國科會、科技部)推動下,本系與清華大學化學系以及中央研究院化學所共同成立化學研究推動中心,設置於本系。民國六十一年,部分師資隨著臺灣大學生化科學研究所的設立而轉移,但兩單位持續在學研上的密切合作。民國七十年,國家科學委員會成立北部地區貴重儀器使用中心,在本系購置主要大型儀器,大幅度的加強研究硬體設備。化學研究所於民國九十六年分設化學組、化學生物學組。

創系初期化學科(系)位於校總區椰林大道上的二號館,於民國四十八年化學系遷入新落成於醉月湖畔的化學新館。民國七十三年,普通化學、分析化學、有機化學及物理化學等共同科目實驗室遷入理學院實驗大樓思亮館;適時教育部提供專案補助更新實驗室基本教學儀器設備。現有的化學系新研究大樓在民國九十二年八月動工,A棟於九十四年夏天完成啟用,而B棟(積學館)於九十八年遷入使用。化學系現有專任教師33位、合聘教師5位、特聘講座教授8位,在分析、有機、無機、物理化學、化學生物學五個次學門的基礎上發展跨領域之教學研究合作計畫。另有24位職技員工與14位助教及教學約用幹事,協助處理行政事務及一般學生實驗。目前研究生博士班約122名,碩士班約218名,大學部學生約267名(民國110年11月初統計)。

二號館 新化學館 積學館
二號館 新化學館 積學館

 

old-books

 

化學系圖書室成立於民國五十五年,目前與「中央研究院原子與分子科學研究所」共同成立聯合圖書室。總樓地板面積約貳佰肆拾坪。分為參考資料區、現期期刊閱覽區、裝訂期刊陳列區與書庫,均採開架式閱覽。
歷年來除本校經費外並獲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化學研究推動中心支持,目前所藏圖書約為壹萬陸仟餘冊,期刊約計貳佰餘種,再加上中研院原分所之館藏,化學圖書資源居全國之冠,對全國化學界提供完善服務。

本系圖書室於民國八十四年連接校園網路,將館藏查詢、圖書流通、期刊目錄轉載等功能,納入圖書館資訊系統中,並提供多種光碟資料庫之檢索及線上資料庫如 Science Citation Index,Chemical Citation Index,Chemical Abstracts,Beilstein,MDL 資料庫與STICNET全國科技資訊網路之查詢。

前往聯合圖書室

大學部

  • 奠定化學基礎專業知識與實驗技能。
  • 培育具研究潛力之化學專業人才暨化學相關產業或跨領域之科技人才。
  • 提供多元學習環境、造就具備表達、組織、應用能力與國際視野之科技中堅人才。

 

碩士班

  • 培育具備化學進階專業知識、實驗及研發技能之化學專業,訓練資料蒐尋、數據解析、知識組合、表達技巧、研發精神、團隊合作等科學研究基本能力。俾能養成跨領域科學或高科技人才。
  • 培育具科學研究或科技研發之能力,並且兼具國際及前瞻視野的中堅人才。

 

博士班

  • 培育具備國際最新發展及研發知能之化學專業,能獨立執行資料蒐尋、數據解析、知識組合、表達技巧、研發精神、團隊合作等科學研發工作之人才。
  • 培育具獨立研發與創造能力,能參與國際學術交流之領導人才。

臺大化學系畢業生一向在學界與業界均有多元的出路與發展前景。大學部畢業生多數選擇留在國內或出國深造;碩士班畢業生則多數進入就業市場,例如製藥、化工、電子及半導體產業;博士班畢業生除了在高教界服務之外,也能在工業界擔任各式研發相關領導職務。